标签归档:石屏

石屏:在古朴与岁月中寻觅过往

石屏的老城,没有大理、丽江古城的熙攘浮华,也异于巍山古城刻意营造的“非遗”烟火气。它显得格外随性与真实。午后,一条街道上摆满了地摊,土产、盆景、日用品琳琅满目,叫卖声与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,很是热闹,不知是恰逢赶集,抑或每日皆是如此。

文庙旁,三三两两的人群围着牌局、棋局,观者如堵,热闹非凡。城内,随处可见老旧的土房,有些因年久失修,已显颓败,却更添一份岁月的沧桑。

石屏县衙

石屏县衙,明清两代承载州衙职能五百余载,民国时期亦沿用作县政府。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,由石屏富商张正堂捐资重建,大堂、二堂、东西厢房、大门及监狱等均为土木结构楼房。大堂庄严肃穆,二堂清幽宁静,后院花草盛开,秀丽别致,尽显官署的威严与雅致。

石屏文庙

石屏文庙,始建于元至正年间,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年)重建,后经嘉靖、天启、清顺治、乾隆年间多次修葺扩建,现存棂星门、泮池、大成殿、先师殿、尊经阁等建筑,是石屏深厚文脉的见证。

大成殿,雄伟庄严。

先师殿,作为文庙正殿,承载着对先师的敬仰。

先师殿檐柱及雀替,雕工精湛,尽显古建筑之美。

先师殿彩绘梁架,虽历经百年,仍能窥见当年的斑斓与华丽。

尊经阁,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五年(1597年),是知州萧延对倡建的藏书楼。楼上塑有魁星像,楼下塑有传说中创造汉字的仓颉像。该阁楼为一楼一底重檐歇山青筒板瓦顶带斗拱式木结构建筑。其上檐西次间脊檩枋下清晰可见“乾隆四十九年岁在甲辰孟冬月吉旦閤州绅士重修”的题记,记录了它曾经的修缮历史。